close

這幾天突然思考起身為一個配樂者的快樂與悲傷
聽著前輩的故事及經驗,讓自己的心境更為開闊
也告訴自己,不管作品是否成功,努力創作充實才是上策
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電玩迷心中的天王 《太空戰士》配樂家 頭腦像抽屜



電玩《太空戰士》交響音樂會原本在台北只計畫演出一場,沒想到開賣時電玩迷全面出動,一票難求,
主辦單位緊急加場。《太空戰士》今年將發行第十三代,老中青的玩家在《太空戰士》音樂陪伴下已走
過廿年,創作者日本電玩配樂家植松伸夫是他們心中的天王。

 五十歲的植松伸夫從小熱愛音樂,但因家人反對,只好勉為其難就讀神奈川大學外語系,「私底下都在
玩音樂。」

廿七歲那年,他有位朋友在遊戲軟體公司史克威爾打工,得知公司正在找人製作電玩配樂,便引介了
植松伸夫。植松伸夫投入的第一套電玩遊戲就是讓他一戰成名的《太空戰士》。「那時遊戲產業仍在
草創階段,只要有點知名度的作曲家,都不想為遊戲譜曲,反而讓年輕人有了機會。」

植松伸夫笑說,史克威爾在那之前發行過許多遊戲都不成功,直到《太空戰士》終於突破困境。《太空
戰士》第一代到第九代的音樂全出自植松伸夫之手,第十到十二代則是他與其他兩人共同創作,「我自
己也是玩家,因此知道遊戲人的心理和需求
。」

《太空戰士》第一代是任天堂紅白機遊戲,「那時做遊戲音樂很困難,硬體限制甚多,一次只能同時發出
三個音,很難有立體成效。」如今遊戲的音效和運轉速度全面提升,他的音樂能磅礡猶如史詩,也能來個
搖滾大作戰。

植松伸夫的作品,層次感高,風格多變。他說,作為電玩配樂家,頭腦要像個抽屜,必需收藏許多
作品與樂風
。「像第三代裡的帝國軍的主題,是受柴可夫斯基影響,遊戲裡唯美的片段,受到義大利
配樂大師羅塔的啟發。」

他也談到,創作音樂時大多處在遊戲尚未完成階段,只能憑劇情發想,「我每日創作的時間非常規律,中
午吃完飯遛完狗之後及晚飯後都是我的譜曲時間。」

他也透露,二○○一年《太空戰士》全球發行電影版時,配樂工作原本也找上他,結果他很認真完成所有曲
子,製作公司卻沒來收件,反而用了別人的創作,原因為何至今仍不明



 【延伸介紹】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植松伸夫介紹 (點我進入)

太空戰士介紹 (點我進入)





報導原文引自

原出處:中時電子報  更新日期:2009/05/27 03:08  林采韻/專訪
轉載處:http://seo.twgg.org/3362.html
粗字體為本站版主(Ming)自行加註


植松伸夫圖片引自 
http://img.gamespot.com.cn/0/726/li5lPh4Fx6Ao_small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nging27 的頭像
    minging27

    Ming`s 配樂抽屜 (in pixnet)

    minging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